當前位置: 首頁 - 華東 - 正文

東營東津渡遺址_東津渡遺址介紹_東津渡遺址旅游攻略

來源:網友投稿 編輯:網絡 時間:2023-02-02 09:01:04
導讀東津渡遺址位于畢家莊村南側黃河岸邊。東津渡始現于南北 朝,興盛于明清,此渡口在州縣之東方,也是當時黃河上最 東方的渡口,故稱“東津渡”??谷諔馉?、解放戰爭時期,這里是清河軍區和冀魯邊軍區聯系的通道。1947年7月,陳 毅、張云逸等率華東軍區機關由此渡河,轉戰西去,因此也 稱“英雄渡”。隋設永利鎮,在黃河東岸,西岸為東津,居民市肆夾河布列,形成一體。 金明昌三年十二月(公元1193年1月),升永利

東津渡遺址

       東津渡遺址位于畢家莊村南側黃河岸邊。東津渡始現于南北 朝,興盛于明清,此渡口在州縣之東方,也是當時黃河上最 東方的渡口,故稱“東津渡”??谷諔馉?、解放戰爭時期,這里是清河軍區和冀魯邊軍區聯系的通道。1947年7月,陳 毅、張云逸等率華東軍區機關由此渡河,轉戰西去,因此也 稱“英雄渡”。隋設永利鎮,在黃河東岸,西岸為東津,居民市肆夾河布列,形成一體。

       金明昌三年十二月(公元1193年1月),升永利鎮為縣,以“永利”、“東津”兩地名合為縣名“利津縣”。東津渡的發展,成為建置利津縣的根由之一。明清時期,此渡口運輸繁忙,成為東門外熱鬧繁華之地,店鋪櫛比,商旅匯集,車馬競渡,儼然一大景觀,“東津曉度”列利津古八景之首。清光緒年間,大清河成了鹽運、槽運孔道,外連諸海,內通大運河,利津城商業興盛,有“小濟南”之稱。直到2000年,利津黃河大橋竣工通車,千年東津渡才完成其歷史使命,退卻其渡運功能。

       地址:東營市利津縣畢家莊村

       門票:詳情咨詢景區

       開放時間:全天

       交通參考路線:從客運總站進入S316,行駛850米;右轉,進入利二路,行駛5.8公里;左轉,進入利黃堤,行駛30米;右轉,從利黃堤到畢家莊村,行駛740米;到達畢家莊村

熱訊
Top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,国产在线播放精品不卡2021,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含羞草